惠普Slate 500,这台饱经风雨的Windows 7平板电脑终于摆在了我们面前。 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。遥想当年,Slate第一次露面的时候还是在今年1月份的CES消费电子展上,之后反反复复经历各种苦难,好好的一台平板电脑变成了放羊的孩子,其中的酸楚想必只有惠普自己清楚,我们无意再去复述(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这里)。 
右边的是iPad,左边的就是今天的主角惠普Slate 500平板电脑
Slate 500的规格也许很多人已经耳熟能详,无论如何,我们还是再来回顾一下(因为个别配件已经升级):它采用8.9英寸1024×600宽视角电容式多点触控屏幕,1.86GHz Intel Atom Z540处理器,支持1080p视频播放,内存是2GB的DDR2,内置64GB的闪存作为存储器;Slate 500集成一个SD/SDHC/SDXC读卡器(最高支持128GB),具备3.5mm耳机插孔,支持802.1 b/g、蓝牙、3G、WWAN和GPS,Slate 500带了一个300万像素摄像头和一个USB 2.0接口,这是iPad所缺乏的。系统方面,Slate 500预装的是Windows 7家庭高级版。 毫无疑问,英特尔+微软的强强组合让Slate 500在性能和兼容性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,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主要是,作为PC操作系统的Windows 7移植到平板机上后的触摸操作体验究竟如何,以及惠普到底能为Slate提供多少配套软件。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一些国外网站的图片和视频评测: 外观和设计 和讲究简单简约的iPad相比,惠普Slate 500的造型显得比较低调复古,金属边框和带锯齿的橡胶外壳给了它一个相当耐用的感觉。它的8.9英寸的显示屏握持感觉上比iPad要好一些,1.5磅(约0.68公斤)的量重也比那些10寸的平板产品拿起来要轻松。 

正面8.9寸的屏幕大小正好,侧面比iPad厚度大一些 
浏览网页还是竖起来效果比较好^^ 

Slate 500的金属侧边上集中了很多有用的按钮和接口,包括USB接口,耳机插孔,键盘切换按钮,以及Windows里最常用的Ctrl和Alt和Delete键。 
开关机按钮和摄像头 
音量调节键和读卡器 
Windows授权可以从侧面拉出来 -__-!! 
Slate官方配套底座提供了2个USB和一个HDMI以及一个耳机扩展接口 


操作体验 好几家拿到真机的国外媒体小编表示,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Slate 500,所以体验报告内容并不多,小编我总结了一下,基本有以下几点: 作为一台拿在手里用的平板电脑,Slate 500的屏幕可视角度要比一般的笔记本大。1024×600基本是使用一个Windows设备能接受的最低分辨率,但Slate 500的浏览和获取内容体验还不错,惠普自带的Wacom手写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Word支持手写操作,工作起来行云流水。由于空间的局限,手写笔在快速输入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。 
Slate 500的1.86GHz Atom Z540处理器表现一般,在横屏竖屏切换的时候略有卡顿,总体来说浏览网页和处理文档速度都还可以,但没有Windows台式机上那种所点既所得的快感。 
软件方面,惠普为Slate 500附赠的软件实在太少了,除了一些输入/操作所必要的软件,应用软件一个都没有。虽然大多数Windows普通软件都能正常工作,但用手指而不是鼠标去点显得有点怪怪的,希望惠普能与更多的厂商合作,尽快解决这个问题,毕竟专门为触控优化的软件才能让平板机感觉最舒服。 与iPad的直观对比 作为先行者,iPad是任何一台平板电脑绕不过去的坎。Slashgear的小编拿了一台iPad出来,与Slate 500进行了一番对比: 
屏幕大小,毫无疑问iPad占了绝对优势(这张图镜头有点畸变,更显夸张)


背面,不是一个风格的设计,Slate 500也许更适合商务人士

在厚度方面,Slate 500依然无法与iPad较量

目前还没有Slate 500与iPad的深入对比测试出现。不过从两者的桌面图标上我们看出了一些端倪: 对比iPad满满一屏幕的软件,Slate 500空洞洞的桌面显得有些寒酸。尽管Slate 500自动兼容了大多数Windows应用程序,但在没有鼠标键盘的平板机上,依然需要专门优化的软件才能让用户体验到最好的效果,这方面无疑是Slate 500的弱势。 Slate首次露面的时间正好跟iPad发布的时间差不多,都是2010年1月。然而,9个月过去了,Slate 500才刚刚做好出发的准备,它现在要面对的是一个拥有数万应用程序,聚集了一大批优秀开发者和软件公司的iPad平板帝国。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,iPad的应用和用户基本都集中于数字生活方向。也许,Slate 500的出路在于商务?
|